返回第一章 西南西隆(第1/3页)  抗战之英雄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日军封锁不断加剧,急需大量物资的国民政府,也希望开辟更多的物资补给线。当海运通道被彻底封锁,陆路运输通道,也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抗战生命线。

    了解抗战历史的人都清楚,最为人所熟知的滇缅公路,便在这种情况下应孕而生。可前世在西南服役的胡彪知道,其实在滇缅公路开通前,还有一条重要的抗战生命线。

    这条国际交通补给线,便是位于桂省境内,连接安南海防的桂安交通线。事实上,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就认识到这条经安南海防到西南的交通线的重要性。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经由香江到广州、再经粤汉铁路到武汉的国际运输大动脉被阻断,民国政府的海上运输线全面宣告崩溃。

    随着全面抗战打响,各种抗战物资的运输,只能依靠陆路国际交通。当时,从苏联经新江到西安的西北国际运输线由于线路长达四千公里、环境恶劣,运输量十分有限。

    而滇缅公路三八年八月底通车时,路况也很糟糕。因此,连接粤、桂两省和安南港口的桂安国际交通线便成了当时获取境外物资最为重要的通路。

    负责战略物资运输的西南运输处,对外称西南运输公司,拥有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运输车队,在河内、海防港都设置过分处。运输处主任是老蒋的妻弟,可见其重要性。

    安南海防港,是桂安国际交通线的起点,距离近且拥有万吨巨轮停靠码头,起重设备、仓库都很完备,还有铁路通向桂滇两省,因此成为民国抗战物资进出口的重要港口。

    从国外运来的抗战物资,在海防港卸货一路通过滇越铁路运抵滇省的昆明,另一路则通过铁路运至同登,再通过桂安国际交通线输送到抗战的前线和后方。

    在桂安国际交通线上,地处两国边境的龙州是重要的物资、人员中转站,水路有左江航运,陆路通龙南公路,大量的战略物资从安南经龙州、南宁再转运到国内各地。

    行走在龙州的街道上,看着人来车往的场面,胡彪笑着道:“老秦,很意外吧”

    “确实意外真没想到,在这里竟然会有这么多车跟物资。只不过,这里距离我们要去的地方,应该还有很长一段路吧咱们来这里做什么呢”

    “熟悉一下地形,等将来这里发生变故时,尽可能从中获益以小鬼子的尿性,这么重要的物资中转地,未来他们肯定会不断进行轰炸,甚至发动战争将其占领。

    老刘,接下来你的任务很重,我希望你在最快的时间,将情报站搭建起来。明面上,我会在这里组建一家商行,负责收集跟分析情报,另外也采购我们所需的物资。

    从这里到西隆,都必须建立起相应的情报传递网。一旦有突发情况,我们也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等到了西隆那边,老秦也要在最短时间内,给我训练出不低于两个团的部队。”

    在沪上过了一个年,连元宵也没时间过的胡彪,搭乘刚采购不久的商船,从沪上抵达海防城港口。跟胡彪一起过来的,除了两个特遣连队外,还有情报及商业组的骨干力量。

    根据胡彪与桂系达成的协议,距离龙州有近五百公里的西隆县,将成为胡彪进军西南的首个落脚地。在胡彪一行人马中,有一位即将上任的县官跟保安团长。

    县官由情报组的一名骨干担任,保安团长则由秦天佑担任。除了胡彪带来的人马外,还有一批人将从陆路进军,在沿途构建多个根据地及中转站,将更多人马迁移过来。

    考虑到秦天佑等人对西南情况不太了解,胡彪也决定亲自过来指导一下。等各项事情上了正轨,再从陆路返回,跟从陆路行进的部队汇合,开辟相应的陆路通道。

    除此之外,老伊万跟一批复兴会骨干,也开始在海防城及英属殖民地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