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惊闻(第1/4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工业之动力帝国最新章节!

    ()    长达十多个小时的洲际飞行后,梁远一行人没有在联邦德国的行政首都波恩停留,而是直接换乘ICE城际列车,前往mPC75项目共和国方面工作人员所工作的城市汉堡。

    汉堡不仅是联邦德国最大的外贸中心和世界知名的顶级港口,更是北部德国的工业重镇,唐婉等人一直以为,梁远此次赴德的目地应该是安排祁连山同罗马尼亚的尼库?齐奥塞斯库会面,敲定远嘉进入罗马尼亚的种种事宜,选择在汉堡会面只是为顺处理mPC75项目而已。

    在梁远看来,罗马尼亚的事务连个浪花都算不上,目前风光无限的尼库?齐奥塞斯库只剩下300来天的好rì子了,然后即将面临其个人事业生活中最为艰难的挫折,那场风暴过后,尼库?齐奥塞斯库能捡条命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对于梁远来位于汉堡的联邦德国mBB公司,才是梁远此次亲自赴德的关键。

    mBB公司的全称messerhBolkowBlohm,即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姆公司,对于一名军事爱好者来,除了伯尔科之外,另外两家公司的大名足以用如雷贯耳来形容。

    在二战年代,梅塞施米特完全可以是第三帝国空军的代称,而布洛姆公司无论战前还是战后,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造船厂之一,战争年代曾制造了俾斯麦战列舰、沙恩霍斯特战列巡洋舰。u艇等第三帝国海军的jīng锐力量。

    德国战败之后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同时其全球顶尖的航空工业被一朝摧毁,按照波茨坦会议决定,联邦德国航空工业的一切管理及研究机构均被解散,与航空有关的科研工作全部中断,人员遣散,设备拆迁,航空工业完全解体,同样处于苏联管理下的mín zhǔ德国也基本受到了类似的待遇。

    不过美苏间对峙的冷战,给联邦德国带来了转机。在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得益于原德国雄厚的人才基础,其航空工业开始了快速复苏。

    经历了五十年代的重建和初步恢复阶段,六十年代的深入恢复、巩固和初步发展阶段,七十年代的联邦德国已经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自行研制和生产各类飞行器的能力。

    与英、意合作研制并生产“狂风”战斗机。与法国合作研制并生产“阿尔发喷气”攻击/教练机。与法、英、荷兰及西班牙联合研制生产“空中客车”a300宽体客机。与rì本合作研制生产BK117直升机,与荷兰共同研制生产VFw614短程客机,自行研制生产了多尼尔228和多尼尔328涡桨支线客机等等。

    步入八十年代之后。得益于德意志民族在机械上的天赋,联邦德国的航空工业在欧洲已经极具竞争力,在某些领域完全不亚于当年吃掉了胜利果实的英、法,而联邦德国zhèng fǔ为了使本国的航空工业更具竞争力,开始推行国内宇航企业巨头之间的兼并。

    此时的mBB公司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前夜,按照联邦德国zhèng fǔ的意图,打算由戴姆勒?奔驰公司兼并mBB公司,以进一步整合联邦德国航空工业的力量。

    不过作为戴姆勒?奔驰一直以来的竞争对,mBB公司对收购的抵制情绪十分的强烈,更有mBB的高层提出,为什么不是我们兼并掉戴姆勒?奔驰,而联邦德国国内,对整合两家大型企业的异议也是不绝于各类报纸、期刊。

    因此梁远此次赴德的目的,除了那个对远嘉未来至关重要的mPC75计划外,就是向目前处于比较零散状态的联邦德国航空工业,掺更多的沙子,无论是合作还是引进技术,面对七零八落的联邦德国航空工业,总比面对铁板一块的联邦德国航空工业好上许多。

    跨越洲际的长途飞行,哪怕是放在科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