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八十一章 龙脉(第1/2页)  探墓中郎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那个渔夫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就由得他去了,接下来我就把今天在山里面的情况他们两个说了说。

    其实他们两个往上数个十代八代的,也基本上一家,毕竟古时候道士都是要炼丹,弄长生药的,既然要炼丹药,就必须要有药材,这天灵地宝,就跟方天明说的一样,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很多东西根本就是用钱买不到的。

    所以就需要他们自己去采集,古往今来,风水宝穴之上,往往就能孕育出一些天生地养的灵物出来,用这些灵物做药引子,就能练出不少好东西。

    我说完之后,霍南也是拿着我手里面的那张草图看了起来,我俩毕竟一个专业,有些名词他自然看得懂。

    “这找墓还是要找宝穴,龙脉自然为首,但是整个中国,龙脉也就那么几天,龙首和龙眼的位置就更少了,能把墓定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皇陵了。”霍南看着手里的草图说着,接着又解释了一番龙脉的走向。

    昆仑山乃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也就中国的祖龙和根龙,所以风水界的人都公认龙脉都是从昆仑山开始延伸到世界各地,这布局结构和分级,也就分成了根龙、干龙、支龙和叶龙。

    所以这龙脉聚集之地,也就说所谓的风水宝地了。

    这龙脉的计算方式非常的玄学,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共出现了24个王朝,那么就按照这24个王朝来定龙脉,所以中国的龙脉目前公认的就是24条,比较出名的就是黄帝、大禹、商汤和周朝。

    大禹的龙脉就是如今汶川的九龙山,远一些的龙脉比如元朝的,就在内蒙古草原上,近现代的清朝龙脉,在长白山。

    很多人不理解,地师凭什么能够根据龙脉来定古墓的位置,其实这个就不是玄学了,而是葬学。

    落叶归根,无论哪一个王朝,当朝天子都会请地师来定龙脉,一旦龙脉被定好了,那么这一个王朝的祖陵墓就会定在龙脉之内,后代的皇帝自然也要葬进去,一个新的王朝出现,是不可能将陵墓埋在别人家去了。

    打个简单的比方,元朝的帝陵,必然在内蒙一代,大清的陵墓都是在长白山,虽然很多皇帝都在北京那边有墓,但是这死后的躯体,必然要被满人弄去长白山的,外面的那些都是疑冢而已。

    所以这成吉思汗的陵墓就算再神秘,也必然跑不出内蒙的范围,这也是太子的命数,绝不是儿戏的事情。

    这龙脉罗列出来,就是从黄帝蚩尤那会儿算起,黄帝的龙脉就定在了中原的黄河流域,大禹的在九龙山,商汤的在黄河上游。

    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是咸阳,并不是兵马俑的位置,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和秦朝很紧,就在长安。

    而宋朝的龙脉是在开封、巩义和洛阳一代,那个时候葬风盛行,在这一带的古墓简直不要太多。

    元朝的龙脉就是内蒙古,明朝的龙脉在安徽的凤阳,到了清朝的时候,龙脉是满族的发源地,东北长白山。

    龙脉的大致范围就是这些,也是帝陵多发的位置,除了那些特例额独行的帝王之外,本分一些的皇帝,都不敢给自己乱定龙脉的,这种事情在那时候,比起兵造反都严重。

    而龙脉具体在那里,就很难确定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风水风水,通风而有山,遇水而流的地方,是龙脉的基本要素,每一条龙脉,都必然是依山傍水而生的,不少都是花费了地师的毕生心血,才定出了一条龙脉出来。

    霍南这是再给我上课了,不过这些东西也没什么营养,问问度娘都比他靠谱多了,至于那本破书上记载的东西,他要是跟我分享一下我还能感动感动,不过以他对那本破书的宝贝劲儿,这种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见我和方天明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