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8章 桓玄算计(第1/3页)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

    永嘉之乱爆发,晋室南迁,北方沦丧于胡人之手。

    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有志之士却每每以北伐中原为己任。

    整个东晋一朝,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组织、参与北伐。

    不过,东晋虽曾屡屡兴师北伐,但却始终未能恢复中原、完成一统。

    而北伐屡屡失败之直接原因,便是内部争权夺利所致。

    当年,桓温北伐收复了洛阳,便虚声要求朝廷迁都,以达到控制朝廷目的。

    而等朝廷顺势答应袭来,并授权让他经营洛阳,要解除他交广职务时。

    他立马变了嘴脸,拒绝待在洛阳,只留下毛穆之两千人守洛阳,自行南撤。

    再后来,桓温多次与殷浩争权,坐视前线失利,拥兵不救。

    除此之外,北伐还是世家大族满足野心的最佳舞台。

    大多数人都是打着北伐幌子,用以扩充个人势力。

    但不管怎么说,北伐一直是南朝建功立业的载体,也是凝聚人心的旗帜。

    凡有野心、志向的雄杰之士,无不想通过北伐建功立业、牟取利益。

    因此,朝廷刚有北伐风声传出,顿时引来各方关注。

    连南郡公桓玄也是蠢蠢欲动,因为他从中看到了桓氏再起机会。

    ……

    南郡公府上,香烟袅袅,酒香扑鼻。

    桓玄正与卞范之、殷仲文、皇甫敷、冯该、索元等一众心腹商议对策。

    “诸位,朝廷将起兵北伐,本公也想介入,只是不知该从何入手。”

    “南郡公,您万万不能参入此事!”

    “哦?仲文何出此言?”桓玄颇为不满道。

    “当今桓氏深为天子忌惮,南郡公冒然自请北伐,不仅不会得到重用,反倒会让天子以为您别有用心。”

    “更何况朝廷北伐屡屡失利,插手其中未必能落到什么好处。”

    “以在下之见,不如置之不理,以静观其变。”

    殷仲文所言,让原本兴奋的桓玄一下子冷静下来。

    他想参与北伐,除了认为北伐有助于摆脱天子压制外,也有追慕父亲桓温之意。

    别管桓温生前死后受过多少非议,但南朝上下谁也不能否认其功绩。

    首先,是桓温北伐才一扫南朝羸弱印象。

    又是桓温西征蜀地,为国家开疆拓土。

    桓温东晋一朝名副其实的中兴名臣,即便这个中兴名臣‘臭名昭著’。

    一想到父亲曾统帅十万大军北伐关中,桓玄除了仰慕外,只剩下满腔不甘。

    卞范之身为桓玄首席谋主,既善于揣测桓玄心思,又足智多谋。

    他轻捋颌下三缕长须,略一沉吟,拱拱手道:“主公,臣不赞同殷参军之意。”

    “哦?不知敬祖有何高见?”桓玄急道。

    “殷参军有一点说得极对,主公确实不宜公开介入北伐,以免引起天子忌惮。”

    “而殷刺史乃天子心腹,又手握兵权,乃北伐之不二人选。”

    “不如借机蛊惑殷仲堪北伐,而南郡公您则趁机夺下荆州大权。”

    闻言,桓玄眼前一亮。他暗暗琢磨了一下,果然是好计策。

    “只是殷刺史一向胆小怕事,该如何说服他出兵北伐呢?”

    “呵呵,在下自有妙计!不过,此事还需麻烦一下殷参军。”

    ……

    当日密议后,殷仲文领了桓玄密令,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来到兄长殷顗府上。

    殷顗乃殷仲文亲哥哥,目前在堂弟殷仲堪手下任南蛮校尉一职,与杨佺期共掌荆州军事大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