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四四章 将计就计(第1/5页)  重生之红星传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矶谷廉介决定向台儿庄增兵的时候,一直想着如何拖住第十六师团、第五师团增援台儿庄脚步的刘一民豁然开朗,第十六师团是不会南下增援台儿庄的,原因很简单,曰军大本营此时恐怕竟开始酝酿徐州会战了,眼下徐州以北的十几万难入曰军大本营的法眼,他们怕是想利用蒋介石死守徐州的心态来钓鱼,在徐州周围一举消灭主力。

    这个念头一上来,刘一民就兴奋起来,满脑子都是第十六师团一条一条不会增援的理由。要知道,历史上曰军的徐州会战就是悄悄地撒网,二十万大军不动声色地向徐州合击,等到蒋介石明白过来的时候,已到了曰军收网的时候。

    再一想,历史上台儿庄大战的时候,114师团就在兖州驻防,第十四师团在豫北待机,不要说这两支部队没有大举增援,就是第十师团本身,也只是出动了一个濑谷支队攻击台儿庄,它的第八旅团根本就没有动。第五师团也只是出动一个坂本旅团攻击临沂,然后才南下增援。所以,到了台儿庄大捷后,第十师团、第五师团依然是徐州会战的主力,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之所以是这样,一方面是曰军自信心高度膨胀,以为以濑谷支队就可以拿下台儿庄,根本想不到濑谷支队会在台儿庄掉进第五战区的陷阱。事实上,当年板垣征四郎就是凭借半个师团打遍了半个中国。现在虽然历史发生了变化,但曰军高层恐怕还是以为自己的教导师之所以能重创曰军,主要靠的是阴谋诡计。他们恐怕谁也不会承认曰军的战术思想落后的事实。在他们心里,从来就没有把的战斗力看到眼里。另一方面,曰军大本营内扩大派和不扩大派此时正处于激烈争论中,导致第二军下达第十师团的作战命令是消灭运河以北之敌,并没有下达越过运河攻击徐州的命令。就是台儿庄,那也是矶谷廉介在台儿庄支队攻击受阻、福荣真平63联队主力赶到后,才下令63联队果断占领台儿庄的。

    既然十六师团不会增援,那正在鲁西南和第一战区部队纠缠的第五师团也不会增援了,他们假若出动,高原那里必然有电报过来,教一旅的任务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住第五师团,高原一定会做详细部署的。

    这样算来,兖州的114师团也不会出动了。这个倒霉师团,先是在界首车站列车脱轨事件中被干掉了一个大队,接着又在大汶口车站丢失了运送弹药辎重的专列,恐怕他们就是想增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现在的任务恐怕是配合驻守泰安的读力混成第十旅团,尽快修复津浦路,并确保津浦路安全。

    算来算去,刘一民觉得矶谷廉介最有可能的是抽调增援临沂的第39联队南下支援。这样,既可以加强南线作战兵力,又可以收到奇兵突出的效果。

    将曰军的形势基本算定后,刘一民又开始审视台儿庄一线的双方态势。

    刘一民知道,历史上台儿庄大捷,主要原因自然是同仇敌忾、指挥得当、保障有力取得的,但同时也是由于曰军敌情不明、通讯不畅、指挥失误造成的。

    敌情不明是说曰军至始至终就没有搞清楚台儿庄一线到底有多少中队,没有搞清楚台儿庄战役核心阵地台儿庄内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在防守。如果曰军知道守军实力,台儿庄能否守住就很难说了。

    通讯不畅的原因是因为第十师团的濑谷支队和第五师团的坂本支队之间联系出现了问题,不能统一行动,甚至坂本支队撤退的具体时间濑谷支队都不清楚。

    指挥失误的情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当时曰军占领临城后不是集中主力直接南下台儿庄,而是占了峄县占韩庄,为守军留下了从容部署的时间。同时,攻击台儿庄时,大本营、第二军、第十师团作战思想不统一,导致进攻部队思想模糊不清。象第十联队,从韩庄东进,在距离台儿庄六公里时,接到去峄县接应坂本支队的命令,而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