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9章 一堆土豆引发的战争(第2/3页)  神级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养甚至比谷物更加的均衡,配合牛奶或者奶酪几乎没有缺点------而奶牛也可以靠着吃土豆生活,于是整个爱尔兰就被土豆主宰,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必然。”

    “而大规模种植土豆后,不缺少食物的爱尔兰,迎来了人口暴增,土豆促使爱尔兰人口翻倍,而怎么对付爱尔兰‘下等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也是鹰国媒体日常争议的话题,在那个时候,一部永垂青史的著作《一个温和的建议》就这么问世了。你们应该都知道这部著作吧?”萧鹏问道。

    艾米莉亚和朱迪一起点头,艾米莉亚道:“我们上学学过。”朱迪却说:“这在我们鹰国曾经是禁,我只是好查阅过。”

    萧鹏听后耸耸肩,《一个温和的建议》里的内容对鹰国绅士们来说,无疑是太打他们脸的一部文学。

    这篇文章的作者,爱尔兰人乔纳森-斯威夫特,也就是著名小说《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他极其善于反讽。他同情爱尔兰人民为谋求民族独立而奋斗的事业,为此写了大量政论文章来批判鹰国当时的殖民政策,其中以《一个温和的建议》最为著名,这篇文章也许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催人泪下的讽刺文章了。

    鉴于鹰国整天政论如何解决爱尔兰人口暴涨问题,乔纳森以向国家献策者的口吻,建议鹰国当局把爱尔兰人生养的婴儿拿来吃,并且从经济上替政府算了一笔账,说明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开支;他还介绍了烹饪婴儿的方法,怎样吃起来美味,怎样更有营养。。。。。。乔纳森以此指明鹰国的殖民政策简直就是在吃爱尔兰人民的肉!可以说是早期的黑色幽默。

    萧鹏继续说道:“尽管乔纳森的言论让英国政府不开心,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情,英国政府可就高兴地不行了。由于土豆依靠无性繁殖,遗传多样性极低,又没有种子瓶颈,所以极其容易染病,从18世纪开始,爱尔兰因为土豆疫病引发的小规模饥荒有了几十次,直到1845年,近代欧洲最大的农业悲剧出现了,那就是爱尔兰大饥荒,俗称马铃薯饥荒。”

    朱迪听到这急忙道:“这个我知道,那是一场发生于1845-1850年间的饥荒。那时候由于一种被称为致病疫霉的真菌泛滥,爱尔兰的土豆歉收,还是在鹰国的帮助下才度过的难关!”

    萧鹏听后却笑起来:“朱迪,鹰国是这么说这件事情的??”

    朱迪被萧鹏笑的莫名其妙,但是还是点头:“是啊,我们上学就这么学的。”

    萧鹏止住了笑声:“那你们上学时候老师一定没有告诉你们,土豆是爱尔兰那时候的主要粮食来源,没有了土豆,整个爱尔兰陷入了饥饿里面,在1845年饥荒的第一个冬天,就有大约40万人死亡,这场灾害一直延续到1851年,九百万人口的爱尔兰,一百多万成了尸骨,一百多万成了移民,其中九成来到了星条国,因为灾后爱尔兰经济仍然没有改善,在接下来五十年里,又有四百万爱尔兰人背井离乡,到了1900年,爱尔兰人口为三百多万。不到1841年时候的一半,直到今天都没有恢复灾前的水平。”

    “而鹰国一直在为爱尔兰人口增长的事情烦心,这下好了,根本不用担心了。而且那时候的鹰国正忙着打开我们华夏的大门,发动鸦-片战争,还在全力筹备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世博会,所以,根本就没有搭理爱尔兰,任灾情蔓延和爱尔兰人民抛尸遍野,甚至当后来灾情危重第一艘运粮船到达爱尔兰时,人们发现运送的救灾玉米根本无法食用!而且即使是这无法食用的救灾玉米,灾民想要申请也需要极其复杂的程序,甚至鹰国政府还对自发的出于人道主义救援也横加阻拦。比如当时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默西德,宣布他将要向爱尔兰灾民捐赠一万英镑,但是维多利亚女王要求苏丹只能捐赠一千英镑,因为女王本人才捐了两千英镑,甚至那时候连大洋彼岸的印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