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5章(第2/3页)  1627崛起南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林便去召那清军使者来见陈一鑫。
    陈一鑫只等了片刻韦林便带着人回来了。这清军使者见了陈一鑫抱拳拱手道:“在下尚青见过将军。”
    “你是汉人?”陈一鑫一听口音此人说话似乎带有中原口音与满人那浑浊的汉语发音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当下便对他发问道。
    自称尚青的男子应道:“在下祖上乃山西人氏。”
    陈一鑫见这人是效力满清的汉人心中顿时有些不快冷冷地说道:“我听说阿济格并不喜欢任用汉人。”
    那尚青脸色倒是很镇定不急不慢地答道:“在下并非武英郡王的手下。”
    “那你是代表谁来的?”陈一鑫听到这里终于稍稍有了一点兴趣。
    尚青道:“在下是为智顺王效力。”
    “智顺王?”陈一鑫稍稍迟疑了一下才想起智顺王是何许人也。
    由于来源驳杂皇太极的手下人马也并非铁板一块有多个山头存在。而一直被皇太极放在辽东这边担任指挥官的阿济格便是一个独立的山头。不过阿济格在辽东镇守这几年战功寥寥想必在皇太极那边也不太受待见否则早该调他去别地带兵而不是一直被按在金州附近动弹不得。
    阿济格一直解决不了金州的问题或许皇太极会尝试让其他人来处理此事。而近几年颇得皇太极赏识的“三顺王”很有可能就会被他点将。
    所谓“三顺王”是指早年投靠满清的大明叛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人。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后便加封这三人为了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
    在尚可喜之前由耿仲明所指挥的汉军旗便曾经在金州一线与海汉军有过交手。不过当时清军已经是采取守势耿仲明吸取了阿济格的教训让他的部队在大黑山防线死守不出虽无亮眼战绩但也没有在海汉军手底下吃什么亏。
    而之后皇太极东征朝鲜便将三顺王的部队悉数带走了仍是留了阿济格在金州驻防。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辽东半岛再一次遭受了海汉军的大举洗劫阿济格却未能对此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或许这便是尚可喜的人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了。
    陈一鑫故作不解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智顺王的封地应该是在海州卫离金州好几百里地这边的战事应该跟智顺王没什么直接关系吧?”
    尚青应道:“陈将军好记性!我家王爷的封地的确离此地有点远但此举乃是为君分忧为国平患跟封地在何处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那忧是何忧患又是何患?”陈一鑫又追问道。
    “敝国的忧患便是边陲战事。”尚青终于切入到正题:“我们两国间爆发的战事如今已快要进入到第五年了贵国虽然占下了金州但也未能再有寸进。既然如今已经陷入到谁都不愿大动干戈的对峙状态那又何不坐下来商议一下如何结束战事。”
    陈一鑫道:“如果不打仗了你觉得你家王爷能当个太平王爷吗?”
    尚青脸色微微一变但旋即便挤出笑容道:“陈将军说笑了我家王爷虽然戎马半生但也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解甲归田过上太平日子。如能促成两国停战对我家王爷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幸事。”
    尚可喜当年叛逃后金虽然起因是东江镇内部的权力斗争但他当时一下子卷走了上万军民和大量军资器械对东江镇的实力造成了极大的削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得到大明和东江镇的谅解。
    而尚可喜叛逃之后虽然封王但其实他过得也并不顺遂。他与另外两名大明叛将合称“三顺王”但实际上他与那两人几乎没有任何交往反倒是有着不可化解的冤仇。1633年孔有德和耿仲明投靠后金引兵攻陷旅顺而尚可喜当时的妻妾家眷侍婢数百口全部都在战乱中投水而死。
    这笔帐尚可喜当然不可能记到皇太极头上但也不可能轻易放下所以孔耿二人自然便成了他的仇家。那两人曾在登州共事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