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2/3页)  孺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韩孺子今天仍很疲惫,但是精神却很充足。

    马大哈欠连天,只记得自己差点挨打,输了几十两银子,全是晁鲸向皇帝报告情况,“我们去的庄子属于柴家,几十年了,村里一多半人没有入籍,他们听说过圣旨,都不愿意离开,说柴家势大,能护着他们,自立门户的话,更容易受欺负。”

    韩孺子皱起眉头,“柴家对他们很好吗”

    “说是很好,村民个个感恩戴德,可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晁鲸笑着摇摇头,“村民根本见不到柴家人,只知道自己种的地属于柴家,哪敢说柴家坏话有几个胆大的人,对我说庄头儿心狠,经常找借口多收租子,并不交给柴家,而是自己截留,但是村民不敢上告,以为庄头儿在柴家肯定有靠山,告也没用。”

    “村里的男子可愿从军”

    晁鲸摇摇头,“我问了,没有一个愿意当兵,都觉得那是有去无回的危险行当,不如在家里老老实实种地。”

    这与康自矫说的情况几乎一样,韩孺子长叹一声,思忖片刻,问道:“同样是村民,为什么你们就愿意从军呢”

    “不一样,他们是庄农,一辈子几乎不离庄,顶多去附近赶赶集,别说去边疆当兵了,进趟城都能把他们吓得半死。晁家村是渔村,光靠打鱼养活不了全家,村里的男子年轻时都出去闯荡过,有经商的,有当苦力的,也有入伙当强盗的,比当兵过得还惨,所以陛下一说管吃管住,大家就都来了。”

    韩孺子笑了,当初为了养活这支部曲,可花了他不少钱,甚至需要崔小君回家硬要,随后他又叹息一声,崔家虽然并不情愿,但是对他的确帮助甚大。

    “百姓也都各有各的想法。”

    “那是当然,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就是晁家渔村,也有不爱当兵的人,现在还以打鱼为生。我曾经回过村里,他们倒是挺羡慕我们,说我们眼光好,竟然跟了皇帝,可是问他们愿不愿意当兵,他们还是摇头,说是太危险,得拼命才能保住富贵,他们宁愿过踏实的苦日子。”

    韩孺子无话可说,晁家渔村的士兵在晋城损失甚大,他们享受到了富贵,必要的时候也以命效忠。

    “有些事情,真是左右为难。”韩孺子感慨道。

    晁鲸点点头,他并不觉得有何为难,只是不想反驳皇帝,身边的马大突然挺起身子,瞪眼吼道:“有什么难的闯就是了,反正怎么都是错,还不如硬气一点。”

    韩孺子大笑,让张有才送走了两人。

    张有才回来收拾东西,忍不住多看了皇帝两眼。

    “你又在想什么”韩孺子问。

    “陛下今天好像很高兴。”

    “你觉得奇怪”

    “官员们是回衙门了,可是问题并没有解决,听陛下的意思,好像变得更难了,所以”

    “难,真难,比朕最初的预想难上百倍。”韩孺子嘴上这么说,语气却显得很轻松。

    张有才越发困惑不解,皇帝却不做解释。

    韩孺子回到秋信宫,皇后崔小君忧心忡忡地说:“我哥哥他不明白陛下处置崔家的深意,以为自己再也得不到陛下的原谅,在家里要死要活,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母亲给我写信,我真不想麻烦陛下”

    “朕明白,皇后可以给家里回信,就说你已求得朕的同意,过两天会召见崔腾,让他养好身体来见朕。”

    “陛下真的要见我哥哥”

    “不为别的,就为崔腾为朕冒过的那些危险,朕也该见见他,但是他还得去边疆,就当是送行吧。”

    “崔家让陛下为难了。”崔小君很是羞愧。

    韩孺子摇摇头,看了看女儿,“皇帝若不为难,那必然是因为无所作为。”

    他又照常去给太后请安,事后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