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联系者(第2/3页)  孺子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剩下的课罗焕章讲得中规中矩,目光望向窗外,沉浸在成帝的完美盛世之中。

    该是前往勤政殿的时候了,皇帝起身,向师傅告辞,两人终于有了一次眼神交流,韩孺子眨了一下眼睛,罗焕章极轻地点了一下头。

    罗焕章说很快会有人联系皇帝,这个人会是谁韩孺子心中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他预料得没错,大臣们支持皇帝,只是选择罗焕章当传信者有些出人意料,转念一想,又觉得合情合理。

    罗焕章一介平民,是东海王的师傅、崔家的西席,可能是最不受太后怀疑的人,除了他,还真没有别人能给皇帝传信。

    可昨天塞纸条的人又是谁呢

    韩孺子心中疑惑不少,却不能细想,体内的那团热气游走得越来越急,他得专心运行逆呼吸之法,才能勉强弹压住,如此一来,再没有精力思考复杂的问题。

    皇帝一进勤政殿就受到大臣们的拜贺,关东刚刚传来吉讯,重聚残兵力并且得到各郡支援的太傅崔宏,在洛阳城外打了一场胜仗,齐军大溃。

    这场胜利是否能够彻底击败齐军,尚还难料,但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会是一个转折,自此之后,齐国再不是紧迫的威胁,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确保一个不落地抓住全部叛逆者,尤其是齐王,如果让他逃脱法网超过一个月,都是朝廷的奇耻大辱。

    还有趁火打劫的四方蛮夷、不自量力的江湖盗匪、立场摇摆的各方诸侯,该准备与他们一个个算账了。

    韩孺子只是旁听,逐渐发现自己此前对大臣的看法有些偏差,包括宰相殷无害在内,这些大臣没有一个真是无能之辈,随口就能说出某郡太守甚至某县令长的姓名与优缺点,至于当地的特产、风俗与地势,更是不在话下,天下大势都装在这些大臣的脑子里。

    他曾经以为吏部尚书冯举是个没主意的家伙,事实却证明,冯举的主意最多,他知道何地的盗匪不足为惧、何地需要良将、何地需要精兵,基本上他的建议总能一致通过。

    朝廷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他们没理由再隐藏自己的能力。

    韩孺子开始理解成帝为什么放弃向太子时期的反对者复仇了,没有这些大臣的辅助,治理天下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光是记住数不尽的地名与人名,就会耗去皇帝不少精力。

    若能得到这些人的支持,自己一定能斗过太后,韩孺子信心渐增,迫切地希望罗焕章所说的那个联系者快些出现。

    吏部尚书在证明自己的治国能力之后,再次展现他的谄媚之才,在殿内手舞足蹈,连呼万岁,然后说道:“此乃苍天护佑,陛下大婚在即,逆兵一溃千里,以此观之,后日册立皇后,或许就是齐王落网之时。”

    这些话是说给太后听的,韩孺子面无表情,他可能不得不违背心意迎娶皇后,但是绝不会在太后的操控下生育太子,无论谁当皇后也没用。

    下午的武学取消了,理由是皇帝需要休息,为大婚做准备。

    其实没什么可准备的,和登基不一样,这一次的主角是皇后,崔家的女儿早就在接受礼部、太常寺以及宫内女官的培训,确保在嫁入皇宫的时候每一步都不出差错。

    韩孺子回到慈宁宫,焦急地等待那名联系者,看谁都有可疑,就连服侍他的张有才和佟青娥,偶尔看来的目光中似乎也藏着什么秘密。

    没去练武也有好处,韩孺子的肚子下午又疼了一次,这回他有了准备,没表现出太明显的疼痛,一个人默默地运行逆呼吸法,一点杂念也不敢有。

    傍晚时分,皇太妃带着东海王一块来吃晚膳。

    皇太妃坐在对面,微笑着看两人吃饭,自己不动筷。

    东海王神情沮丧,一进来就向皇帝磕头认错,并表示要痛改前非。

    皇帝能怎么做呢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