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另外一个来自对岸的东西?(第2/4页)  希灵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端机也终于把剩下的档案显示了出来:

    档案标头:编号en166样本分析项目。

    档案生成时间:忽略;档案生成地点:忽略;档案审核人员:首席技师,奥卡姆

    样本性质:轻度深渊反应实体物质,威胁程度d,潜在威胁程度预期可上升至b,前次审核结论建议于近期提升该样本威胁程度,并转移至更高级别分析室进行研究。

    样本来源:深渊之门内部,采集地点位于临界点附近,根据前次分析结论,推测该样本有极高可能来自临界点另一侧,高概率是由对岸文明有意识发送。但由于在采集点未发现对岸文明的活动迹象及设施设备残骸,本结论不做为任何实质性前提。

    详细信息:深潜船第16次实质深潜的成果之一。本次探测中,深潜船抵达历次深潜极限深度,但仍未越过临界点。在深潜工作组第二次发送报文结束,例行扫描时发现en166样本,判断为实体物质该判断已被证实。en166样本是迄今为止在深渊深层区以下发现的第一例实体物质,经初步分析,该样本具备部分可探测的物理性质,包括硬度及光学特征,但该样本无法表现出质量和任何能量亲和性质,原因不明,目前推测深渊底层产物与秩序世界存在某种难以调和的“不兼容”现象。关于en166的性质统计仍在进行中。对小块样品进行试验后得出结论,深渊力量对en166具备致命的破坏作用,其破坏过程及结果与秩序世界的物质遭受深渊污染后的反应完全相同,初步判断en166并非其发现地点的自然产物,有可能是因未知原因被送入临界点附近,并被深潜船发现。猜测为“对岸文明”有意为之,因至今无法和对岸文明建立稳定对话,其动机无法确定。

    补充编辑:en166的性质确定了一个之前始终处于猜测中的情况:深渊底层的产物同秩序世界一样,难以越过那道鸿沟,他们包括对岸文明同样会受到深渊的破坏,样本有极大可能是在严密保护的情况下才被送至临界点附近,因临界点附近的深渊环境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样本得以维持一定时间。并被深潜工作组发现。“对岸文明”可能是想借此对帝国传达某种信息或提示。目前执行进一步分析,验证en166是否可以复制,以及其是否可用于强化深潜船的防护性能。

    补充编辑:本地深渊之门稳定性发生波动,多次深潜可能已经破坏了抑制系统的底层平衡,本地项目准备转移。en166列入第三批转移名单。

    审核:首席技师。奥卡姆。审核备忘: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要在结论性的档案中使用太多模糊词。另外,项目转移计划不属于研究结论,不要写在里。

    补充编辑:是。属下明白。

    审核备忘:这句话也不用写在里

    补充编辑:是,属下明白。

    审核备忘:

    以上就是数据终端所显示出来的全部资料,信息量巨大,我尽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中间一段。并且得出几个很重要的结论:旧帝国确实明明白白地知道深渊底层存在一个文明,双方之间的第一次联系是如何建立的无从得知,但起码在深潜船被维斯卡干掉之前,他们之间进行过一定程度的信息交换。旧帝国将深渊底层的那个文明称作“对岸文明”,这与对方将秩序世界同样称作“对岸”不谋而合;其次,现在我们手头那个黑梭竟然并不是第一个从“对岸”发过来的东西,第一个发过来的,竟然是一块石头当然,那块石头并没有和黑梭一样成功地越过深渊。它只是被送到了所谓的“临界点”,也就是猜测中,对岸文明和秩序世界中间的分界线附近,随后深潜船将它打捞了回来。

    而这个工作站,在被废弃之前所研究的。就是那块来自对岸的石头:这可比当年蹦出猴子的那块要给力多了。

    但是让人非常遗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