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怀揣梦想,只身外出(第1/3页)  秋日暖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秋的颜色,不因为落叶的凋零而变得冷涩,它只是大自然赋予在特定时期一种特有的意境;秋的颜色,不仅仅是金黄色,因它是收获的季节,更让人懂得了有付出便有回报的道理。秋,不一定是落叶知黄昏的人生凄美时节,当一份爱在这个季节慢慢萌芽,秋的颜色,应当便是暖色。

    在不同寻常的秋日里,小镇外出务工的两个女孩,在外拼搏努力工作中,收获了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更因为有爱的味道,秋才会有炫彩的颜色。秋之所以暖,因为它是一段爱的开始……

    初秋,田野上到处一片金黄,空气中夹杂着一丝凉意,车窗缝里渗进来的风,干燥着有节奏的吹弄着林欣额头前的几抹刘海。在公交车一阵颠簸中一觉醒来,眯起惺忪的眼睛,透过车窗望向远方,秋日的夕阳不像夏日那么火辣,光线却特别强烈有些刺眼,林欣本能地用右手遮挡光线。

    “这是到了哪儿呀?”林欣自言自语又很小声。她回头看了看车厢的后面,满车务工模样的人员,男的女的还有小孩,被太阳晒过的黝黑的或古铜色的肤色,以及被岁月洗礼后的有些许苍伤的脸,一张张谈笑风生的面孔,朴实厚道随心所欲的谈吐,他们都是农村出来的。

    车上的林欣算得上另类,20多岁年龄段的女孩坐在车上恐怕就她一个人。尽管这样,林欣还是觉得有点安全感。她自打小生长在农村,这氛围,反而让她一点也不陌生和害怕,倒对这些陌生人多了几分亲近感。

    一个快言快语并且很脆的女音出现了。

    “妈,我们到了,快看,前面有个大烟囱样的屋顶造型么,二伯家不就是在烟囱样的后面那排村子么?”

    林欣回过头寻声望去,是一个和她年纪相仿,但体型特别胖的女孩,在和一位50多岁的妇人说话。原来车上还是有年轻人的,暗自感慨着,还好,总算车里有个同龄人,不算另类。

    随着司机夹杂着当地口音的一声吆喝,“到了到了啊,终点七村站到了啊,大家准备下车啦。”

    车到进站,停稳后,车上的人各自忙乱地取下大包小包行李,有的提着、有的背着、有的拖着,纷纷下了车。

    林欣等车上人下得差不多了,才不慌不忙把行李箱有条不紊抬下车,放在地上,四轮的粉红色行李箱,替林欣减少了不少压力。从车上下来的人,老的老少的少,相互帮衬着拿着东西。他们沿着车站旁边的一条田间道上往前行走着,这是一条铺满水泥的田间小道。

    “欧苏镇”,岔道口诺大的指示标牌。林欣心想,看来,欧苏镇的发展应该不会差,以前听人们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说明这里的村庄经济发展并不差。她拿出手机,网上查阅欧苏镇资料,地方看上去还算靠谱。网上资料介绍这里是镜川市临近的一个镇,风景优美,许多台资企业、国内的、国外的企业纷纷在镜川扎堆发展,并且获知这个小镇适合养生,更重要的是不远的镜川还是个挣钱的好地方。

    林欣随着“大部队”前行,有点随波逐流的感觉,边走边思忖着,到这里找份挣钱工作,看来没来错。心里美美的想着,脸上也就露出美美的笑。

    林欣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地方:远离家乡,来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地方,找一份心满意足的工作,等挣了钱之后,回到家乡县城开一家蛋糕店什么的,做生意自力更生。只是找地方挣钱,这个地方必须靠谱。林欣下火车后之所以没有叫出租车来欧苏镇,也是为了先省下钱。

    也许有人纳闷,没有具体的行程计划,就漫无目的出行,也真够可以的。说林欣傻儿吧唧的,那就错了,凭直觉而行,女人的直觉往往起大作用。

    万事开头难,一定会苦尽甘来的。加油,好日子一定在后头。林欣暗暗给自己打了打气。

    拖着行李箱,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