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729节 老村长的手段(第1/2页)  唐朝好舅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提到真皇丝,三个老者同时收声。

    真皇丝对打理了一辈子桑蚕的他们来说,只在传说中。

    可不代表他们内心没有期待。

    真皇丝是什么

    后世的现代将生丝分为六个半等级。

    从一a至六a,还有一个特殊的叫双宝丝,就是一个蚕茧里有两只蛹。

    真皇丝在后世已经失传,因为后世的工业污染太严重,超等丝需要各种环境的保障,而且桑林是零农药,而且还需要上上等的精选桑叶与蚕种等等。

    在无数近乎于苛刻的条件下出现的超等极品生丝。

    三个老头沉默了很久,最终谢村长开口:“今年怕是不成,桑林太幼,但咱们可以早作准备,这如果不试试怕是死了都闭不上眼。这辈子若是能见到真皇丝,也没有白活一次。”

    “这话在理。”另一老汉向西一拱手:“圣人与总舶司把咱们这些人放在这里。这日子过得的比之前财主家都好,若没点功绩对不起这日子。”

    谢村长站了起来:“走,茶回来再喝。去各户看看,走动一下。”

    “成”另两位也是村老。

    这村子的结构就是村长为主,然后以数名村老,以及村执事人、各桑队、蚕队的队正为架构,而后实行的是多劳多得的工作制度。

    实际上在最终的收益分配上,上交东港舶司之后,由来自大唐的村长户,与高级村民户先依多劳多得的原则拿走四成,而后才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分给一百户倭人。

    倭人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个分配比例。

    他们只当是村里得到的收益,就是全部的收益。因为生丝拉走,会按生丝有人送来相应的物资、钱币等。

    至于大唐人先拿走四成,这一点倭人不但知道,反而感激的不得了。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些村民依然是领民。

    村长是小领主,大唐的村户是家老、家将之类的人物,他们就是领民。他们实际分到六成,这在整个倭岛是奇迹了,倭岛五五分的领主都是受人称颂的仁主。

    无数都是七三、八二这样比例。

    最重要的是,无论分配多少,他们的生活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变的好到怀疑在梦中。

    “四娃子,去把城里派下的点心给提上一篮子。”谢村长高呼一声,他的孙儿小跑着到了村中小库,这里存放的都是高级的东西,由村老会负责保管。

    谢村长带着两位村老先是去了几户家中有失去工作能力老人的倭人家中。

    “阿古”谢村长进屋之后,倭人全家都赶紧迎了上来。

    “都坐,都坐。”谢村长轻轻的压了压手:“没什么事,路平那孩子还是一个好孩子的,只是年少不怎么懂事。若是早些日子给你们多分配几筐石炭饼,也不至于让阿古这腿寒的下不了地。”

    简单的两句话,名为阿古的老者在听到学过汉话的孙子翻译之后,已经是老泪纵横。

    在谢村长坐在他床边的时候,阿古紧紧的拉着谢村长的说了好长好长的一大堆话,因为语速太快,谢村长也只能勉强听懂几句。

    倭人除了贵族之外没有姓,只有名。

    整个村子里,有姓的倭人一个巴掌都数清了,那是在村长管事有才能的倭人才会由村长赐姓。

    寻常的找个由头赐一个双字姓,极优秀的能够有一个汉姓。

    比如被谢村长打的那位叫路平的,就有一个汉姓,姓贺。因为当年他是在河边出生的,所以取河的音,赐姓贺。

    阿古的孙儿坐在一旁,他的汉语学的不错,给翻译着。

    那意思就是,自己的爷爷早年在领主的水田作活,腿早就不行了,前年的时候入秋就疼的没办法下地,去年有了配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