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586节 关中大旱灾(第1/2页)  唐朝好舅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瑀上前:“圣人,关中五十四县。五十县报了灾,其中北十三县,西十七县重灾。已经发现蝗灾的苗头,估计会颗粒无收。”

    “还有四县”李世民心说这总算是坏消息之中的一个好消息。

    萧瑀再说道:“圣人,这四县分别是,华原、三原、泾阳、高陵四县。全是柳驸马管理的县,水道纵横无数,水井无数,水车无数。只要渭水、泾水没断流他就不怕大旱。虽说今年可能不会丰收,但减产也会有限。”

    “行文,将这四位县令升任州官,依旧在关中任职。”李世民下令。

    房玄龄上前:“圣人,暂时不可。可等今年考评之后,明年初再升不晚。眼下关中大旱,至少还有四县没有因灾而减产,总是一件好事。”

    崔君肃也上前说道:“圣人,这四县之地种的粮食都未必够四县使用。”

    “官仓”李世民问到了关键的问题。

    崔君肃回答:“圣人,并州大仓不能动,那是北防的重仓。可以说北边其他地方的屯田还没有效果之前,北边重镇全靠并州大仓提供粮食。一但北防不稳,长安定是雪上加霜。”

    “长安大仓”崔君肃没说下去,他不知道如何开口。

    “讲”李世民催问道。

    “在旱情上报的时候,萧公与臣已经在山南道调粮,可却没想到这次会是颗粒无收。而且夏种无望,秋收也指望不上。这需要的粮食臣无能。”

    李世民重重的拍着御案:“差多少”

    “长安大仓不能斗粮不留”

    “朕问你,差多少”李世民火大了。

    “差两百万石,至少。”崔君肃终于给了李世民一个数字。而且补充道:“这是长安大仓寸粮不留的情况下,差两百万石。”

    李世民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两百万石。并州大仓有多少存粮。”

    “圣人,并州大仓不能动,那是北防的根据。”房玄龄上前阻止。

    李世民再叹了一口气,将一份自己已经写好的文书示意递给房玄龄看。

    房玄龄看到后吓了一跳,李世民连罪已诏都已经写好。

    新君登基元年就下罪已诏,这可以说史无前例。

    这时,刑部尚书刘政会。与礼部尚书唐俭请求面圣,在得到允许之后两人入内。

    “圣人,长安城中有谣言,唐灭佛失德而引发天灾。臣相信这样的谣言在受灾的几个县更加的严重,臣请圣人如何处置。”

    李世民心头一揪,难道真的是因为灭佛而得到的报应。

    萧瑀是信佛的,此时站了出来:“圣人,这就是谣言。当初灭佛的推动者是柳驸马,大唐不知道有多少铜佛像被拉到三原融了重新铸成钱,要真有天罚也是柳驸马所管理的四县受罚,可关中大旱,偏偏这四县无事”

    那怕萧瑀是信佛的,此时都有些恨这传流言的人。

    而且此时,他需要让大唐皇帝坚定信心,不能一丝动摇。

    李世民这才点点头,心中稍稍平静了一些。

    姚思廉上前:“圣人,臣要汇报的怕不是一个好消息。”

    “讲”

    派去洛阳运粮的人回来了,臣正好遇到。他们告诉臣,总舶司提前了一步,在他们没到之前就运走了洛阳留下的前隋陈粮,至少一百万石以上。

    “这个”李世民想骂柳木,除了柳木的手令总舶司还有谁能调走洛阳的陈粮。

    可话到嘴边李世民停下了。

    柳木绝对不会如此不智,而且袁天罡背着自己给柳木写信的事情秦琼告诉了自己,连信的内容都告之了。

    柳木在知道关中会有大旱的情况下,为什么调走洛阳的粮食呢。

    “报,臣请面圣。”门外有人高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