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一章 肃杀之夜(第3/4页)  明末之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声应道。

    李啸等人不知道,就在他们连夜商谈明天的作战计划之时,在耀州城北边,一只长长的队伍,打着火把,忍受着有如刀割的老北风,一路逶迤向南,直往耀州城而来。

    这只队伍,便是李率泰带领的汉军正蓝旗部兵马,总兵力一千五百余人,现在的他们,正在顶着凛风,忍受着酷寒,加紧向耀州行进,整个队伍沉默而整齐,只有刷刷的快步行走的脚步声,在这个静夜里,有如春蚕咀嚼桑叶一般,连绵不停。

    夜色昏黑,纵然有火把引路,可见度亦是极差,故没有人注意到那押阵在队尾的主帅李率泰,那一脸黑沉的表情。

    原来,早在前一个时辰,正率部不紧不慢地往耀州城赶去的李率泰,便见到了耀州城主将吞齐喀派来的军兵,向他紧急禀报,说现在有唐军兵马渡海而来,正在牛庄没沟营处登陆,耀州城主将吞齐喀请他尽快率兵马赶至耀州,紧急商议下一步要如何御敌。

    听到这个消息,李率泰当下脸色大变,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

    这个李率泰,今年三十来岁,是汉奸李永芳之子,字延龄,属于汉军正蓝旗,是其父娶阿巴泰之女所生。而他自已,也在十六岁时,娶了清廷宗室之女,算起来,倒算是清廷的皇亲国戚了。

    此人在正史上,倒是赫赫有名,为清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功勋。而他的双手上,却是沾满是无数汉人的鲜血与怨魂,被他杀害的汉人军民百姓,多达数百万之多,可谓罪恶累累,纵挫皮扒骨,亦难解其恨矣。而此人,最后竟能得以善终,在59岁时死于任上,时为都督同知兼兵部侍郎。

    而清廷为了表彰他,对他追赠了兵部尚一职,并赐谥号忠襄,以显哀荣。

    当初,在听闻皇太极重伤不能理事之后,政治嗅觉敏锐的李率泰,立刻明白,大清内部,可能会有一场血腥的权利争夺战了。而争夺的焦点,无非是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二人,只有这二人,才最有可能夺取清廷的最高权力。

    于是,他在经过一番慎重思考后,最终决定,还是把宝押在多尔衮身上,毕竟多尔衮无论是威望与智谋,皆远过豪格,阿附他的势力与兵马,亦比豪格多得多,押注给他的话,自然最有成功的可能。于是,李率泰带领家人亲眷,以及本部兵马,一齐离开盛京,前往多尔衮的老巢辽阳,投靠了多尔衮。

    李率泰这番识时务的举动,自然颇受多尔衮欣赏,他立即下令,将这位大清的皇亲国戚,从原先的三等梅勒章京,提拔一阶,成为二等梅勒章京,以示嘉宠。

    随后,就在前段时间,李率泰受多尔衮之令,率汉军正蓝旗兵马一千五百人,入援营口,以防唐军偏师佯攻。

    说实话,对于多尔衮这个命令,李率泰心下并不以为然,他暗暗想道,唐军两次进攻清朝,皆是从金州登陆,这次纵然唐军再度来袭,应当也是与先前一样,首先攻打金复二州,方是最有可能的。

    所以,他辞别家人后,这一路上,一直行进得不紧不慢,完全没想过,唐军会有突然来袭之事。

    而现在,在听了军兵的禀报,李率泰的心头,顿是有如压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一般,令他再也轻松不起来。

    于是,他立刻下令,全军加速行军,务必在今天晚上子时前赶到耀州城,去与吞齐喀部的正白旗兵马合兵一处,共同守备耀州城。

    李率泰知道,耀州乃是营口最重要的屯兵之地,如果此地有失,那整个营口将只会剩下几个诸如东昌堡、博罗堡、太平堡等孤零零的小军堡,根本无济于事,这块大清背面最为重要的领土,势必被唐军所全部占据。

    这是李率泰所绝不能接受的结果。

    他知道,大清军律严苟,若耀州有失,营口不保,那纵然自已是皇亲国戚,多尔衮这个薄情寡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