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关(第3/4页)  明末之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襄等辽东明军,只能固守辽西,不敢入关进援。

    听到清军再度入关的消息,崇祯皇帝惊骇不已,立即下令京师戒严。并急召宣大总督卢象升、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诸镇兵马,紧急入卫京师。

    随后,皇帝又亲赐卢象升尚方宝剑,赏御马百匹,铁鞭五百,令他星夜来京,总督天下勤王兵马。

    当然,皇帝也绝对不会忘记,在明朝国中,那最为善战的唐国公李啸之唐军兵马。得到消息后的崇祯皇帝,立刻以八百里加急的塘报方式,派人向登州的李啸,紧急求援。

    而在朝廷送信人员还在路上之际,李啸在此时,已通过安全司人员飞鸽传信,得到了清军再度入关的准确消息。

    李啸不由得在心下慨叹,没想到啊,自已穿越到明朝已近七年,这历史大势的整体方向,竟还未曾有大的改变,看来要改变真实历史,真真何其难矣。

    不过,人中雄杰的李啸,在仔细分析了一番当下的时局后,却立刻发现了一个宝贵的机会。

    那就是,一个可以趁机夺占黑龙江入海口的大好良机。

    他下令,趁清军全力南下侵明,国中兵力空虚无暇北顾之际,令镇定营营长武壮,抓紧时间,抽调兵力,从鞑靼海峡西渡,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在黑龙江入海口,当今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地区,这个在清朝进被称为庙街堡的地方,兴建一座全新的城堡,大小规模,皆与库页北堡相同。

    想到能利用这机会,将后世被罗刹人霸占的中华领土牢牢据有,李啸心下,便是满满的兴奋。

    尼古拉耶夫斯克,全称为阿穆尔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是一座位于黑龙江出海口的港口城市,是当今俄罗斯重要的远东海军港口。

    这黑龙江入海口的广大地区,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自唐朝以来便是中国的传统领土。

    元朝时,此地属辽阳行省,并在黑龙江下游设置了征东元帅府。而在明朝时,东北行政机构奴儿干都司的驻地,就位于此城的黑龙江南岸,明政府还曾在此建有永宁寺,并立有永宁寺碑。而在清朝时,这里是中国清朝吉林将军辖区,并正式用满语命名为庙街,也称为庙屯。

    只可叹,昏庸无能的晚清政府,无力保全这块祖宗传下来的宝贵领土。这块肥美富饶的土地,最终被贪得无厌的北极熊侵占。

    1850年8月,俄国侵占庙街一带,并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将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

    1860年11月,清政府将包括庙街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正式割让予俄国。该市现隶属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尼古拉耶夫斯基县,亦是尼古拉耶夫斯基县的行政中心。

    这锥心泣血的近代历史,是刻入李啸灵魂之中的深深耻辱。

    所以,利用清军全力入关,无心北顾之机,李啸命令镇东营营长武壮,抓紧时间与机会,在此修建城堡,永远定居,从而在清军的边疆薄弱地带,再打入一个深深的钉子。

    而这座城堡,自是取名为庙街堡,李啸希望以这种方式,以洗刷真实历史之极大耻辱。

    这项在黑龙江入海口建城的计划,其实李啸一直在准备,故各类建筑物料早已在库页北堡准备齐全,只等到现在清军无力北顾之际,便立刻开始出手实施。

    当然,这仅是李啸夺占整个外满州的第一步,在以后的时间里,象伯力,海参崴这些城堡,李啸也将抓住机会,将它们一一建起。

    李啸打算,要通过这样的蚕食手段,让整个外满州,以及整个东西伯利亚,永久地成为自已的治下领土,成为唐军永远据守的华夏国土。

    而对于国内的兵力安排,李啸则下令,因为清军攻速极快,调回外地兵马已来不及,故原征西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