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六章 虾夷岛开发(第3/4页)  明末之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样各经转手的物品,其价格当然高得惊人。

    据松江府志记载,以铁针为例,如果出口到日本的话,一根铁针竟能在日本国能卖一分银子!这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天价。

    要知道明朝最好的闽铁,也才一分五银子一斤,而一斤闽铁能制多少根铁针?

    哪怕算上加工费用与人工工资,这一分银子一根的铁针,利润也实在是大得惊人,而且这还是卖到平户港的贸易批发价,估计日本国的那些倭人百姓买到手的时候,价格可能还会翻倍不止,也不知道他们平日里日子是怎么过的。

    李啸前世看过《江户训语》,其中的日本古代商人,对家人及伙计明文规定,哪怕一张记帐用的废纸,都不能随意丢弃,否则要受到饿饭的惩罚。正确的做法是,要先用背面打草稿,再没空间用了的情况下,再裁成小张上厕所,并规定,一次只能用一小张,在泻肚的情况下,才能用两小张。

    李啸在想,从古至今,日本人之所以如此悭吝小气,过得穷困不堪,与这个岛国严重依赖进口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毕竟这样远渡重洋运来又要几经转手贸易的货物,卖价是如此高昂,普通的日本人也只能省吃俭用,来维持基本生计了。

    因此,在一根铁针都这般昂贵的情况下,其他诸如菜刀,铁桶,铁壶等物的售价,更是达到一至二两的天价。

    所以,这些日本人,在得到了李啸的奖励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欣喜若狂。

    结果这些日本劳工,在把奖励的物品带回家后,立刻成了整个松前藩艳羡的对象,那种刻着李字钢印的菜刀或铁壶,简直成了家族荣誉的标志。

    见到明军的待遇如此之好,大批的松前藩日本成年男性被深深吸引。他们在李啸军驻守的函馆的军兵营地前,排成了长队,希望李啸能扩招劳工,让自已也有机会去卖苦力。

    李啸见到自已这点小小的奖励措施,竟能吸引如此之多的日本人前来干活,更是极为欣喜,他随即下令,只要愿意来干活且有劳动能力的日本劳工,一律收纳。

    于是,参加东升城建城工作的日本男性劳工,一下子翻了十多倍,达到了近三千人。

    让李啸哭笑不得的是,见到这么大批的松前藩男性,前去参与东升城的筑城工作,松前藩藩主松前庆广,想到了一条近乎无耻的发财之路。

    他对那些前去参加筑城的日本劳工下道谕令,但凡前去参与明军筑城工作的劳工,回来后,要先要藩府交纳劳作税,以每人1钱银子为基准,违者严惩。

    当李啸听到松前庆广这样雁过拔毛地对待自已的百姓后,着实好生感叹了一阵此人的厚颜无耻。虽然,他并不插手松前藩的收税事宜,但对松前庆广此人,却是愈发鄙薄了几分。

    而在东升城兴建之际,吴亮也派出了两拔文官,一拔文官在军兵的护卫下,四处联络岛上的虾夷人部落,向他们通报了明朝收复虾夷岛的消息,并告诉他们,待新城建好后,可以来东升城中进行贸易,以改善这苦寒之地的艰难生活。

    而另一拔文官,则是去全岛四处堪探可开垦的荒地,以及矿产所在地,为李啸将来的移民定居,以且工厂兴建,提供一个基本的参照与数据。

    最后,吴亮根据汇报,向李啸禀报文官们堪察得来消息。

    “李大人,据手下官员探查,这虾夷岛上,其全岛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之形态。虽然中间多山地,且为虾夷蛮族之地盘,但整个海岸与中间山脉之地上,却有极多的荒旷平原散落其中。除了现在我军筑城的十胜平原外,另有大的平原如石狩川平原,勇拂平原,天盐川平原等大型平原地带。可开发成耕地的田土,却有近三百万亩呢。另外,官员们还发现了多处矿产,以大型煤矿居多,另外还有铜、铅、铁等小型矿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