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90章 无赖先师?(第1/5页)  北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压抑?” 赵祯疑惑,“朕怎么不觉得?” 寇季沉默了一下,摇头笑道:“那是因为官家一直处在压抑当中,从没有释放过。所以百姓们面对的拿点压抑,在你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赵祯点点头,好奇的看向了寇季,“朕也能像是百姓一样放肆一下吗?” 寇季缓缓摇头。 “官家放肆的结果就是浮尸百万,山河动荡……” “那就算了……就让朕一直处在压抑中吧。” 赵祯目光再次落在了满城的红色海洋中,幽幽的感叹道:“朕削了絮儿的尊位,怕絮儿嫁的不够体面,如今见满城百姓皆为絮儿祝福,朕也就放心了……” “官家,该回宫了,包驸马还等着给您这位皇兄叩首呢。” 陈琳出现在了赵祯身旁,小声的说了一句。 寇季对赵祯笑道:“臣也该动身去包府,等新人敬茶了。” 赵祯点点头,跟寇季一起下了皇城城墙。 寇季出了宫,赵祯赶往了延福宫。 延福宫内一片祥和,宫娥和宦官们皆穿着大红色的衣衫,喜气洋洋的站在宫殿两旁。 赵絮的长嫂,以及赵氏当家主母曹皇后,端坐在延福宫正中,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正在给宦官和宫娥们发喜钱。 赵祯到了以后,坐在了曹皇后身旁。 包拯用一根红绸牵着赵絮入了延福宫。 依照礼数,女子出嫁,理当有长兄或者幼弟背出绣楼,只是赵絮长兄的身份有点高,朝野上下还没人能伏在他的背上。 所以曹皇后从宗室内请了一位同辈的幼弟,背着赵絮出了寝宫。 二人依照礼数去见过了李太后、杜太妃以后,才赶到延福宫拜见赵祯和曹皇后。 虽说赵絮没办法依照公主的仪制出嫁,但是该走的礼仪一点儿也不能少。 所以二人到了延福宫,走了一套大礼仪,才挎马坐轿离开了皇宫。 赵祯一路送着赵絮离开了皇宫,有站在皇城头上,眼看着赵絮的花轿渐行渐远,一直消失在了视线中。 汴京城内很热闹。 百姓们似乎很喜欢一对新人,所以街道两旁恭贺的、讨喜的,多不胜数。 红纱如道,铺设在街道两策,将街道染成了红色。 一对新人在百姓簇拥下踏上了御街。 寇府管事拦在御街正中。 待到包拯临近以后,寇府管事将一封红皮帖子递给了包拯的傧相苏洵。 苏洵捧着红皮帖子,高声唱赞。 “今有赵氏长女絮嫁,义兄寇氏季,添玉璧一对、玉如意一对、玉马一对……” 苏洵洋洋洒洒足足念了半个时辰。 寇季身为赵絮义兄,拦街为赵絮添嫁妆,合乎情理。 寇季身家丰厚,所以出手阔绰,为赵絮添了足足价值上百万贯的嫁妆。 金玉器物,数不胜数,足足有六百多人抬着嫁妆。 包拯代替赵絮谢礼以后,寇府管事带着送嫁的队伍,汇入到了包拯迎亲的队伍。 一行人再次前行,行至御街中段,又有寇府管事拦在街中,添百万贯嫁妆。 行至御街后端,有寇府管家拦在街中,添三百万贯嫁妆。 自此,迎亲的队伍一瞬间突破了两千多人,围观的群众更是数不胜数。 赵祯为赵絮暗中添了三百万贯嫁妆,寇季在赵祯嫁妆的基础上,又给添了两百万贯。 赵絮真心称寇季一声义兄,寇季自然得诚心待之。 成千上万人簇拥着迎亲的队伍到了包府所在的街道,一瞬间将包府塞了个满满当当。 包府的仆人和寇府的仆人一边向百姓派发喜钱,一边迎接迎亲的队伍。 又有包拯的同窗故友出面招待宾客。 新人入了府,依照礼数叩拜了寇季夫妇,寇季夫妇作为长辈受了新人的礼,并且赐下了一些家财。 随后便是热热闹闹的吃大席。 流水的席面,敞开了让汴京城的人吃了足足七日。 待到流水席撤去以后,百姓们依然热议着包拯和赵絮的婚事。 在百姓们眼里,包拯和赵絮的婚礼是盛大的,虽然不及皇帝大婚那么隆重,但场面绝对不输给皇帝大婚的场面。 单凭那足足绕了汴京城好几圈的红纱,就足够让汴京城的百姓铭记于心。 汴京城的女子更是将包拯和赵絮的这一场婚礼,当成了一个典范。 “我出嫁的时候,场面一定要比絮儿姐姐大,汴京城上下左右都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