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6章 新皇登基(第2/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天,颁布禅让诏书,由皇太子赵昚继承皇位,赵构改称太上皇,皇后吴氏改称太上皇后。

    在诏书颁行的同一天,赵构搬出德寿宫,离开住了三十多年的皇宫。

    当时天降大雨,赵昚痛哭流涕,亲自为赵构牵引马车,离开皇宫。

    得知消息,赶来皇宫附近的满朝文武于东华门外列队送行,马车到处,百官跪拜!

    赵构的马车方出东华门,离开皇宫不过数丈,赵构便令赵昚回宫去,皇宫不可一日无主,剩下的路,他自己走!

    赵昚于雨中伏地跪拜,痛哭流涕。

    赵构的马车仪仗渐渐远去,消失于御街之上,隐于烟雨之中。

    当天赵构搬进新的宫殿,改称德寿宫,宫中亭台楼阁,花鸟鱼虫,一应俱全,比皇宫中更宽敞、宁静,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五年的逍遥生活。

    在烟雨中送走太上皇之后,陈康伯为首的文武百官扶起全身湿透、几乎全无力气的赵昚,拥簇他从东华门进入皇宫。

    内侍省赶紧为赵昚梳洗更衣,文武群臣则准备迎接新皇登基。

    一个时辰之后,赵昚被内侍省都知和一众内侍半推半拉的带进大庆殿,推至宝座之前。

    赵昚此时仍然痛哭不已,双眼红肿,站在御座旁边,丝毫没有坐下的意思。

    文武百官等着叩见新皇,而赵昚辞坐,坚持要等太上皇回来,一时之间,内侍省都知也手足无措。

    陈康伯、朱倬等文武百官在殿下,一连请坐七次,赵昚才在内侍省内侍的推拉下半坐上御座。

    殿下等待许久的文武群臣当即跪拜,三呼万岁,拜见大宋开朝以来第十一位皇帝,朝廷南渡以来的第二位皇帝。

    至此,赵昚登上皇位,开始了他励精图治的一生。

    赵昚登基之后,朝堂上文武群臣关于是战是和的激烈争论很快消失,变成了一个声音,最终归结于四个字,恢复中原!

    绍兴三十二年七月,就在赵昚登基为帝的第二个月,去年临危受命主持镇江防务却迟迟不见人影,最后在金人撤退之后才姗姗来迟,而后闲居建康达半年之久的主战派老臣张浚被诏入朝中,共商恢复河山的大计。

    在征召张浚入朝之前,朝中为推谁为帅,主持北伐大计商讨许久,放眼望去大宋军中曾经名满天下的将帅已经几乎没有了,去年统兵御敌的老帅刘锜,已经于去年腊月病死镇江,唯一只剩的一个老帅就是张浚,可他已经闲居二十年,未理朝政,更未参与军务。

    但主战派在朝中找来找去,除了张浚还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虽然他年纪大了,已经六十五岁,但他曾经作为将帅统兵数十万,与金人交战多年,跟岳飞、韩世忠、刘锜、刘光世等名帅齐名,在大宋朝堂和军中威望甚重。

    况且张浚还做过多年宰相,军务、政务全都十分熟悉,北伐之事太过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非常需要懂军懂政的人,所以商量来商量去,还是由他来主持北伐最为合适。

    在张浚被调入朝中担任知枢密院事,他与激进的主战派宰相陈康伯马上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二人的目标只有一个,马上北伐!立即北伐!

    然而,朝中还是有不同的声音,而这声音同样来自主战派,只是他们相对保守,这其中以杨存中和新皇赵昚的老师史浩为首。

    他们二人,一人是太上皇赵构的心腹,一人是在赵昚登上皇位过程中立过大功的老师,他们所说的话,赵昚不得不重视。

    以统帅殿前司多年的郡王杨存中和新皇的老师、参知政事史浩为首的主战派保守派,认为此时北伐太过仓促,整个大宋不论是君臣官吏,还是军队百姓,都没有做好准备,贸然北伐,定然会吃亏,建议先稳后方,再图北进。

    具体思路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