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8章 回易继续(第1/3页)  大宋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怎么会这样?”

    赵构眉头轻皱。

    上次回易失败,几千人葬身大海,朝中反对远洋回易的声音此起彼伏,他花了好大的决心和力气,才把那些人一一压下去,而今回易副使身亡,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攻击回易。

    黄琦摇头道“小的也不清楚,之前接到杨丛义来信,信中说的不是很清楚,这两天忙着交接货物和账款,还没来得及问他祥情。”

    “这次回易能成功,汤鷽功不可没,传令礼部、吏部,他的后世要处理妥当,若有子嗣,可荫补一官。”

    汤鷽是赵构当初看中的武学生员之一,对他的关注并不算少,此等良才,忽然离去,多多少少影响到了他的心情。

    “是,官家,小的一定会盯着。”

    黄琦暗暗松了一口气,官家似乎并不像猜想中那么生气。

    “杨丛义如何?他没事吧?”

    “没事,他还好,除了有些憔悴,没有太大问题,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好,没事就好。此事忙完,就让他在家休养几个月。”

    而后马上又道“今年各地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甚至还有人聚众闹事,形同叛乱,到处都要用钱,这笔钱也用不了几年,所以回易不能断,你告诉杨丛义,让他提前做些准备,船队明年再出一趟海。”

    “是,官家。”

    黄琦立即应承下来,随后便问道“这次给多少本钱?要赚多少钱?”

    赵构想了一想,回道“还给他五百万贯,既然海外回易好赚钱,那就再赚六千万贯吧。”

    “官家,六千万是不是多了点,听说这次能在西洋换回来这么多货,是因为大宋船队八年没去,他们之前的存货已经消耗完了,而这次船队带过去很多货,西洋人少,估计要用四五年才能用得完,明年再去,怕是换不回多少货,去的次数太多,我们的丝绸、瓷器、茶叶就卖不出好价,长此以往,赚钱的路子就会断了。”

    黄琦马上提出了异议,他出过海,外面的钱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赚。

    “黄琦,这话不像是你能想出来的,谁教你说的?”

    赵构脸上神情微微一变。

    黄琦马上躬声回道“这是几年前出海时,汤鷽跟小的聊远洋回易时说的,他说天竺、西洋塞尔柱那等地方,七八十艘海船的船队顶多五年才可以去一次,不然运过去的大宋货物越多,价值就越低,到最后恐怕三两船货还抵不上之前的半船货换回来的东西多。小的以为,明年船队再出海,就不能再带那么多丝绸、瓷器和茶叶了,大宋货物在海外的售价要稳定,才能源源不断的换回东西来。”

    赵构听说这是已经去世的汤鷽所言,脸上神色才放松、好转。

    汤鷽懂得回易,两次赚回大钱,仔细想一想,他的话确实有些道理,老话说物以稀为贵,船队出海太频繁,运出去的东西太多,好像确实不是好事,但若隔几年不出海,那也不行。

    “这样吧,船队明年出海,规模就不用太大了,三百万贯本钱,赚三千万贯利润。就这么定了,让他早做准备。”

    “是,小的马上去知会他一声。”

    黄琦不再多说什么,他也怕说的太多引官家厌烦,本来他如今在宫里的地位就不太稳固,若不是由他负责回易,能赚回钱来,恐怕早就去一边凉快了。

    “汤鷽不在了,杨丛义一个人能做好回易吗?他有没有帮手,要不要再派个人去回易处?”

    赵构看了黄琦一眼,将面前的银钞递过去,示意他放进箱子里收好,这笔钱修宫殿应该是够了。

    “出海回易其实最重要的是熟悉海路海况,带领船队安全往返,行程安排和船队护卫其实都是杨丛义在做,至于货物采购和交易,虽然麻烦,但只要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