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七十章 两条通道(第2/4页)  皇宋锦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屠刀之下,在无数文字狱还有满清初期的诸多杀戮面前,一个雍正,加上几个大胆的官员,真的把这个给实现了,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从此之后,农税就不跟人头挂钩,而是跟耕地面积挂钩,同时,士绅一体纳粮,代表着,以前的科举之后的挂靠的农户,再也没有了,没有必要隐藏,那么人口的总量就变的真实了,这也许是满清人口暴涨的根本原因。

    不清楚的情况之下,包括中枢的诸位参知政事,都不知道,到底整个北宋有多少人,糊糊涂涂之下,流失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之下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

    更别说,因为定海军大大方方的给出了管理费这个大杀器,一年好几亿贯的收入,也让从上到下,整个北宋官场,都张罗着输送人口,也就没有意识到问题,就算是当地劳动力出现不足,他们也是认为,这是人口输送的后遗症,而不是有人在刻意的转移人口。

    钱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却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北宋的赋税,是可以用钱来代替的,以前地方官员重视人口,那是因为人口是代表着赋税,代表着种田的数量,如果赋税收不上来的话,要怎么办,这就影响到官员们的考评,官员们的考评不好的话,就无法升迁了。

    现在只要有出外务工人员,这笔收入可是归地方的,哪怕是官员们自己拿不出去,可以用种种手段花出去,当然了,买政绩也是一点,哪怕是县里面的经济差一点,收入差一点,只要把这个稍稍补贴一下,立刻就出色了。

    为此,从上到下的重视,再加上北宋确实需要这么一笔钱,自然推行就相当的容易了,在庆历9年,凑够了300多万的劳动力之后,在庆历十年,又勉强的凑够了120万。

    哪怕是北宋数以千万,接近亿的人口,也经不起这样的抽调,要知道,定海军在劳动力上面,要求的非常明确,只要壮年男性,哪怕是十二三岁的都可以,至于最大的岁数的,50多的也有送过来,可是真的不能走了,要怎么送。

    就算是男女比例一比一,这样的人数,也最多占据整个人口的4成,在第一年拼凑了300万之后,第二年的120万,就有些困难了。

    除非是完全没有底线的那种,甚至可以把全部的人口都给送出去,可是大部分,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不可能无休无止的送出。

    按照4成的标准,以北宋目前,9000万的人口来计算,壮年劳动力的数字,应该是在3600万,连续两年,流失了420万的壮年劳力,这对于北宋来说,是巨大的,这是接近一成的损失。

    当然了,在北宋有很多的隐户,这些数量不可考,就算是定海军也不知道,只能够从每年的盐的消费上面,大体的推算一下,应该有三四成的样子,也就是说,现在北宋的人口应该是上亿的,这样的损失,也超过的7。

    这只是官方的数字,是北宋上下公认的一个数字,北宋并没有意识到,在他们没有看到的角落之中有多少。

    一个春节,几万人回家探亲,就带走了几十万人,这几乎是十倍,还有原来属于定海军的居民,他们宣传之后的结果,在逐步的宣传之下,单纯一个春节北宋的损失就在数百万以上。

    当庆历十年的冬天,当春节再一次来临的时候,北宋没有意识到,一场大规模的宣传和人口争夺,就此开始了。

    当一条铁路贯通于沈阳和汴梁的前提下,任何人想要去定海军,都只是一张车票的问题,对于这一条铁路,北宋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大问题,他们考虑的,只是这个铁路的收益,当然了,一条蒸汽铁路,他的收益,是远远高于普通的铁路的,一定程度之下,5倍是有。

    本身,原来,原始状态的铁路,它的收益率就非常的高,这也是这些年来,北宋不停的修建,各种等级的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