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七章 重狙之威,胜利(第2/4页)  抗战惊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舞,硝烟一股股腾起,鬼子的残肢碎肉,枪枝零件,布片泥土被掀起在空中。

    炮火的硝烟还没散,幸存的鬼子便跌跌撞撞地冲了出来,活象烟雾中突然冒出的妖魔鬼怪,他们疯狂地向前,在弹雨和轰炸中亡命冲锋。

    阵地前迅速堆满了血肉模糊的尸体一线阵地上的厮杀还未停止,在爆炸的火光中,能看到双方士兵扭打厮杀的身影,还能听到愤怒的吼声和凄厉的惨叫。

    被分割的鬼子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终于会合到了一处。但他们并没有逃出生天,伪军的崩溃,使第二十七师能够调整部队,对敌人形成更加严密的包围。

    短暂的战斗间歇,意味着更激烈的厮杀血拼。而此时,会合于一处的鬼子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千,损失了一半还多。

    雪还在下,不急也不徐。风还在吹,带着寒意。

    呯冷冷的枪声响起,一个正探头观察的鬼子军官象是被狼牙棒迎面击中,猛地向后一仰,整个脑袋和望远镜一起,成了一片血肉模糊,几乎被轰烂了。

    大口径重机枪鬼子军官依着自己的常识得出判断,对手是在使用大口径重机枪,且极有可能是美国的勃朗宁1917式重机。但这种重机枪能够进行单发射击吗鬼子军官心里也不清楚。但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新七军会有重型狙击步枪,在六倍瞄准镜的辅助下,有效射程达到一千二百米。

    力求精密地枪械加工,船形尾锥的弹头设计,新型的发射药,使子弹精度更高。同样的,目前新七军狙击手所大量使用的三八大盖,除了精挑细选,换装六倍瞄准镜外,其子弹也开始专门改装定制。新型发射药燃点更高,弹头被甲一改传统的挤压工艺,由后向前包覆收口,最终在弹尖处留下一个小孔。后世把这种子弹称做开尖弹,因其弹芯变形大大减小,很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

    “没有先进的弹药,就不会有先进的武器”,这是轻武器行业内流传的一句话。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弹药的数量很重要。但对狙击手来说,高精度的子弹则意味着“一枪一命”的最高境界。

    所以,在大量生产制造覆铜钢壳子弹的同时,杨天风并没有忘了倾斜资料,为狙击手专门开出小灶。加上狙击手培训的正规化、系统化,新七军的狙击手越来越成为部队中的杀手锏。指定猎杀、随队观察、火力支援、巡逻、定点伏击等等,他们的价值和作用也日益被重视起来。

    或许,杨天风是世界上最早重视狙击手,并为之制定准则和战术,开办培训班的人。要知道,到了苏德战争时期,很多军官都认为,狙击手不比流氓恶棍好到哪里去,狙击毫无体面可言,是一种不诚实的作战方式。

    但对于杨天风来说,能够消灭鬼子的一切手段都是能够使用的,因为他们是畜生。况且,战争本就是个无情的体系,既不是为了“道德”,也不是为了“英勇”,使用最大的武力才是它的手段,这一切与受害者无关。无论他是被狙击步枪击中,还是被炮弹炸成碎片。

    狙击手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并在实战中获得了某些无法言传的技巧,他们利用地形和伪装,以及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战斗,任何异议在这一切面前都显得滑稽。

    又一名军官惨烈地死去,这使鬼子产生了一些骚动。那些潜伏在雪地里,伪装得极为巧妙的狙击手,已经给鬼子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对于看不见的杀机,人们会本能地感到更加恐怖。

    衣服早已湿透,又在风雪中冻硬。每个鬼子的脸上都显露着疲惫,但激烈的战斗并不会停顿太长的时间。即便是短暂的停顿,冷冷的杀机也无时不刻不笼罩着他们。

    随着重迫击炮的发射声,炮弹落了下来;八二、六零迫击炮也加入了合唱,爆炸声混成一片,犹如模糊的雷声。

    一发炮弹的逼近和爆炸没什么奥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