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善与恶的彼岸(二十三)(第2/3页)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外的技术体系,虽不成熟,但已经有了足以冲击帝国技术的潜力”这一事实已经传播扩散开来。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至突破新秩序的坚冰还需要漫长的岁月,但种子已经播下这一事实不会改变,更重要的是共和国保住了继续研发新技术体系的权力,并且获得尽管受限但畅通的管道。

    考虑到当前共和国的国力以及国际现实,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已经堪称奇迹了。

    帝国方面也不是一无所获。他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保障了直到开战之前所需要的和平和足以发动剪羊毛机制的时间,对帝国而言,只要能保障发动世界大战,其它一切都是次要的。共和国的技术体系诚然是个难以忽视的潜在威胁,可时间是他们绕不过去的障碍。帝国只要注意不要让新技术体系快速扩散开,对整个新秩序体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冲击即可。如果共和国仅限于宅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玩他们的技术体系,而不是热心地去推广、扩散新技术体系,帝国其实并不是不能接受与共和国达成某种妥协。

    所以不能掐断共和国的新技术体系固然让帝国难免有所遗憾,但既然共和国知情识趣,愿意在新秩序体系下扮演一个安分小国的角色,帝国也就没必要浪费太多资源和精力在它身上。

    “不想在这个时间点开战——这是各方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帝国与共和国唯一能达成共识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互相摸索出一条彼此都可以接受的道路,最终展现出的结果便是如此了。”

    罗兰一脸疲惫的瘫在沙发上,右手无力的遮住额头,一旁的密涅瓦也一脸累坏了的模样,不过总算还勉勉强强维持住了仪态。

    和李林的交涉非常耗费精神,面对这样一个能把权谋和挖坑升华到艺术层面的家伙,时时刻刻都必须小心谨慎。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只是听漏了一个字或者反应稍微慢了半拍,就有可能掉进陷阱里。身处高度紧张和敏感的精神状态下,自然格外容易疲劳,长时间积累疲劳后,就是罗兰也吃不消。

    值得庆幸的是,辛劳总算是有价值的,不管怎么说,至少谈出了一个还算让人满意的成果。

    可罗兰和密涅瓦没有一点欣慰或喜悦。

    在旁人眼里这已经是近乎奇迹般的成就,他们却很清楚,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不是和平,而是为期十至二十年的休战,也是下一次大战的倒计时正式开始。”

    罗兰以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事情的本质,相比之下,密涅瓦的表述更诗意一些,也更让人对接下来的事态能有个比较形象的认知。

    “摇篮曲的结束,进行曲的开始。”

    对自己的这段话,日后密涅瓦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进一步做了注解。

    “共同会议的顺利落幕和各项协议、条约正式开始生效,几乎于同一时间发生,虽然上半段显得冲突不断,激烈非常,而后半段则似乎因为重要的当事人皇帝与罗兰两人之间都展现了相当的克制与睿智的关系而呈现了暂时缓和的表象。……但事实上,当所有人回忆起这段日子的时候,都无比的赞同,从实际的局势来看,似乎正是与表象恰好相反的——在波恩城的激烈战斗还有各国水面之下的各种串联活动,象征着某段压抑却又相对平和时期的终结……之后的一系列事件或多或少也与这个矛盾转换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经济到国际间的战略竞争,越来越压抑的氛围开始四处蔓延,人们普遍对现状感到不满,无处宣泄的仇视情绪急需一个出口宣泄。之后这一年中所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这种情绪,也是重要的诱因之一。”

    当时的密涅瓦还未能预见到遥远的未来,但她的见识和聪明足以让她明白,此次共同会议期间所有的成果不过是确立了直到大战爆发前的日子不会那么动荡而已。

    密涅瓦很清楚,所谓和平不过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