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拜会‘会办事’的杜老板(第1/2页)  抗日之民国兵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峰下一站走访的是‘会办事’的杜老板杜月笙。

    前面轻描淡写的介绍了三位‘流氓大亨’的黄金荣、张啸天,这一位‘闻人大亨’要是闭口不谈,恐有些怠慢,只得赘述几句。

    杜老板名镛,出身贫贱,四岁父母双亡,由继母和舅父养大。虽然对他不算太好,说是一般也说得过去,上学五个月就辍学在家。

    他没读过多少书,但对读书人非常敬重,以至于后来的著名文人章太炎、杨度等人成为他家的常客。

    自己常说:“人可以不识字,但不可不识人。”

    从这点可以看出,杜老板对读书识人有着独特的见解。

    杜月笙14岁到了上海一家水果铺当学徒,经常跟一些流氓混混在一起,老板很快敲了他的饭碗,离岗失业了。

    后来他走进黄麻皮黄金荣府上做了个小喽喽,看到黑道上这些人物的黑吃黑,发誓要做到黄麻皮这样的位置,不能成上海滩老大,做老二也行。

    要是一层层从下面做起,什么时候出头都没有天日,随后鬼机灵的杜月笙,看准目标,傍上黄金荣老婆林桂生,整天把心思放在猛拍马屁上,慢慢深得林婆姨的欣赏。

    在林婆姨的枕头风狂吹之下,杜老板也确实干的不错,竟很快破格提拔为黄金荣的副手,黄金荣一时高兴,将最赚钱的鸦片生意交给杜月笙搭理。

    杜月笙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在运作鸦片生意的同时,煞费心机的培植自己的羽翼,打通了几乎全部的鸦片进出通道,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直到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委婉的对黄金荣提出,要独立门户,自主经营,盈亏自负。

    说杜月笙很会做人,他不但对上层关系交往的非常熟络,过年过节对那些普通巡捕,都发个红包打点一下,一时口碑极佳。

    他的经验之谈就是为人最难吃的三碗面,就是人面、场面和情面,只要吃好这三碗面,在社会上你就会吃的开、有人捧、有人抬,有人吹鼓手。

    杜月笙很会看政治风向,与官场来往亲密,在四月事变中,伙同黄、张两人,大下毒手,手上沾满不知多少人鲜血。

    现在的杜月笙,在抗日情绪高涨的上海,不知是为了赎罪,还是具有爱国情怀,竟主动联合上海滩社会名流、大亨,用实际行动为淞沪抗战做了一些贡献。

    就在最近几天,杜老板还支援抗战的第十九路军大批的款项财物。

    王峰来到杜公馆,通报后被引进大厅,此时杜老板已经是满面笑容的恭候在门口。

    看到王峰走进来,没有大亨的傲慢,主动走前一步拉着王峰的手说道:“贤侄来访,没有出门相迎,慢待、慢待。”

    “不、不不,晚辈突然造访,打扰了世伯的清闲,实在无理至极,请问世伯最近身体可好?”

    “多谢贤侄记挂,微得小恙,休息几天就好了,不知今天小侄来访,有何事需要我杜某帮忙,只管实说,不必羞于启口,人在社会,谁都有。”

    王峰不想跟这‘会办事’的杜老板继续客套,因为他的时间很紧,佐藤还被羁押在试枪靶场,要是时间耽误的太长,一旦日领事馆提出非礼的抗议,岂不是给抗日形势再次带来变数?

    “世伯,小侄这次来,一是拜访,二是有重要事要向您禀告,不知是否打扰了您。”

    “拜访好说,只是不知贤侄有什么重要事要告知,但说无妨。”

    杜老板见多识广,尤其是从小就在流氓混混中长大,后来发迹,又与官场、社会名流、军界高官打的火热,对王峰这个小人物,所说重要之事并没有放在心上。

    王峰身子前探看着杜老板低声说道:“世伯,您存放在试枪靶场的走私枪支和毒品,已经被军械司汪锋处长下令查封,我是带队执行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