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四章 主意(第2/4页)  重生明星音乐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看着曲谱,还一脸的如痴如醉。

    想来也是,光听《春江花月夜》这样的名字,就感觉特别浪漫美好,先不说内涵什么的,光把景色描写好,就足以征服观众。更何况,这又是秦放歌写给他自己和林宝卿的琴箫合奏曲,肯定格外上心。

    陈天虹当即也顾不得其他,站黄静身后一起看起来。

    旋律优美如歌,又如诗如画,画面感极强,这也是秦放歌一贯所擅长的。这两姑娘的传统化水平造诣远比不得林宝卿,但也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并不是简单的描写美景,即便开篇就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样大气磅礴而有美妙到极点景色。

    古代的诗人,基本都是以诗永志,也表达一些他们对人生的领悟,对宇宙的理解,在这首诗里面,表现也特别明显。

    秦放歌在这样的基础上,充分展开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远远超乎前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用一个个音符谱写出精妙绝伦的乐章来。琴箫一应一和,在描绘出浪漫美景的时候,更多了些隽永的味道。

    黄静和陈天虹在看完之后,心中也是百般滋味交错,这首曲子,并不完全是浪漫美景,更有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思考。

    正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人短暂的一生实在太短暂。诗中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概,月亮作为地球的忠实守护卫星已经不知道有几十亿年,人事代谢太快,月亮依旧永恒不变,也不怪古人会有这样的感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不管是张若虚,还是王昌龄,他们都在感叹着岁月的无情流逝,转眼间,他们都已经身形俱灭,只有诗歌流传下来。到现在,已然过了千年。

    秦放歌在音乐中,也将这些情绪扩展,深入,放大了很多倍,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而音乐,又是最贴近人心灵的,也不需要什么言语,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就行。

    这对黄静和陈天虹两个本来就心思细腻的姑娘,心灵上的冲击也是特别大的。

    好在秦放歌的音乐,带给人的并不是一昧的悲伤和绝望,即便里面有哀怨,有相思,有离愁别绪,但并没有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最后还是回归到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中来,就像是一副淡雅的中国水墨画,绚丽多彩,却又如梦似幻。

    黄静和陈天虹两两相望,同时感叹道,“真是太美了!”

    黄静也说,“毫无疑惑,宝卿和他肯定能这首曲子完美地演绎出来。”

    陈天虹则说,“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味道。”

    “感觉还是有很多高深莫测的思想在其中呀!”黄静也评价说。

    “我们要跟宝卿学习,多读点书!”陈天虹感慨道,“其实我以前也蛮喜欢背诵这些优美的诗歌,只是后面没有坚持下来,挺遗憾的。”

    黄静觉得,“最起码要把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才行,这样优秀的作,就算现在没有做成民乐合奏版,将来也一定会有的。”

    “宝卿真找了个好男朋友,我们也跟着享福。”陈天虹依然很感概。

    黄静就笑她,“要不要考虑一下我刚刚提议!”

    陈天虹笑骂她,“要去你自己去!别拖我下水,要被宝卿知道,姐妹都没得做。”

    黄静就说,“没那么严重,秦放歌那家伙你又不是不知道,心思花花着呢!写了那么多钢琴曲就不说,还弄那么多小提琴曲给龙雪瑶,想想都不甘心呀!”

    “所以你就别再去添乱!”陈天虹终结这话题,“老大说的,他写给我们乐团的曲子呢!快刷新一下看看……”

    其实都不用怎么刷,黄静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