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人(第2/3页)  宋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熹跟北地学子关联一事儿,你彭侍郎做如何解释?还是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但叶少卿终究是我大宋臣子,与金源郡王相交,必然是会落人口实,而朱先生不过是一介书生,与北地学子有往来,也不过是学问之事儿而已。”洪遵难得的终于开口说道。

    “那依照洪少卿的意思……朱熹结交北地学子便是可以,而叶某便不行了?那是不是洪少卿或者是彭侍郎也跟北地有联系呢?”叶青脸上的微笑极其自然,比起在坐的三人来,倒像是他如同没事儿人一样,不过在说道最后的时候,还是耐人寻味的看了一眼辛弃疾。

    辛弃疾生于山东东路济南府,而那时整个山东东路则早已经是金人的疆域,如同很多在临安的百姓或者是官员、商贾一样,因为先辈被金人所杀或是所掠,所以从小便对金人恨之入骨。

    辛弃疾少年时便立志抗金,而后在采石大战之后与其他义军归宋,曾在军伍之中任职,也因为当初还是圣上赵构的嘉赏,一时之间意气风发,写下了不少抗金的诗词与建议,如同他那《九论》、《美芹十论》等等,而这些建议在民间倒是得到了赞赏,但在赵构还是南宋圣上的朝堂之上,却是反应冷淡。

    加上他们乃是归正人的身份,就是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即投归正统之人,所以并不是很受朝廷的待见跟重视。

    而归正人三字,则是由魏国公史浩为相时率先提出,是南宋朝廷对于北地沦陷区投奔之人的一种蔑称。

    自从任职兵部侍郎以来,朝堂同僚背后对于他的讥讽以及小声议论,他也早就习以为常,所以辛弃疾看着叶青那意有所指的眼神,自然是知道叶青的意思是什么。

    “那这么说来,叶少卿是不打算放人了?”辛弃疾再次耿直的问道。

    就如同他棱角分明的性格一样,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抹角,或许是因为归正人的身份,使得辛弃疾不得不让自己的外表看起来冷酷一些,装作根本不在乎朝廷跟同僚对他的蔑视与非议。

    而也正是因

    为他直来直去的性格,使得在归宋以后不受重用的他,在当今圣上赵昚继位之后,开始变的受到了重用。

    “放,当然放,既然辛侍郎都来了,我为何不放人?”叶青的手指开始敲击着桌面道。

    “此言当真?”辛弃疾冷静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欣喜问道。

    “当真。”叶青瞟了一眼旁边神情变的有些惊愕的洪遵跟彭龟年,而后笑了下道“不过要放人,自然是需要辛侍郎亲自前往乌衣巷去接人,就是不知道辛侍郎是否有这份气魄,敢在这个时候去一趟乌衣巷?”

    辛弃疾的右眼皮不由自主的跳了跳,静静的看着叶青,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有何不敢,辛某向来行的正坐得端,只要叶少卿是真心打算放人,就算是阎罗地狱辛某会走上一遭。”

    一旁的彭龟年跟洪遵听到叶青嘴中的乌衣巷三字时,不由得望了望外面漆黑如墨的夜色,这个时候叶青让辛弃疾前往乌衣巷,这……这到底是想要抓人还是想要放人啊?

    两人心头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接下来的事情到底要不要跟着参合进去?若是叶青打算抓他们,那岂不是自投罗网?但若是真要放朱熹,那么岂不是自己还不如一个归正人?

    彭龟年毕竟还是朱熹的学生,也曾受到过朱熹的提携,不由自主的望了洪遵一眼,而洪遵看着彭龟年的目光,则是默默的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跟着去。

    彭龟年耳边响着叶青跟辛弃疾的话语,心头犹豫不决之间,眼瞅着不能再耽搁下去后,于是看着起身的辛弃疾咬了咬牙道“既然叶少卿愿意放人,那么彭某也愿意跟着前往乌衣巷走一遭,去迎接恩师。”

    “洪少卿你呢?要不要陪着辛侍郎跟彭侍郎一同前去?”叶青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