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7章镇西军突破(第3/5页)  大魏霸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谢艾为镇西大将军,可是从他成为将领以来,还没有亲自杀死过一个敌人,他身上的剑,就是一个摆设,根本就没有饮食过敌人的鲜血。

    作为一个由文入武的将军,也是一儒将,谢艾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知人善用,很有担当。知人善用这四个字就是领导者魅力的诠释,任何一个肯上进的人,都希望在这样的领导者的带领下,建功立业,发挥自己的才能。

    此时镇西军前锋两万余人马已经抵达了江油城。江柚城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东临梓潼县、剑门关,南接涪陵,西连安县、北川县,北抵平武县、广元市青川县。距涪陵七十里,成都三百二十里。

    作为金牛古道的必经之处,江柚的地位位置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剑门关的后勤补给物资中转基地,也是成都的外围屏障。历史上邓艾走阴平灭蜀,如果克江柚不下,事实上邓艾必败无疑,可惜蜀将马邈不战而降,邓艾一战名扬天下。

    有道是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真正的良将之才却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部队的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谢艾恰巧就有这种素质。

    镇西军的前锋部队主力以秦州军姜协所部为主,这是经过冉明调教的一支精锐部队。虽然是精锐部队不过,一路七百里山路走来,部队的士气也下降很快,为了避免被蜀军发现,谢艾严令部队不得升明火做饭,连续半个多有的强行军,部队都是吃干粮。魏国的行军主要干粮,绝对不是美味可口的罐头,而是炒面,那种掺杂了盐巴和牛油的炒面,用水一拌,黄吧拉唧就像一陀大便。至于口感,绝对称不上美味。

    如果只是累点,苦点,吃得差点,能征善战的秦州军也不会掉链子。可是阴平古道太难走了,历史上邓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此时邓艾仍是兵法所称“悬军”,无根的军队,已无退路,也无增援的可能。去程可以从山崖滚下山来,但回程无法由山脚滚上山;去程无人阻挡,当然可行,回程若在追杀中逃逸,攀爬山崖正好成为箭靶。过了一百多年,阴平古道不再是罕无人迹,不过却是同样的险峻。七百多里山路,光掉落悬崖,尸骨无存的就多达五百余人,至于碰伤、撞伤多达两千余人,还没有与敌接触,失去战斗力的就小三千了。

    这点损失两万余秦州军还承受得起,只是士气下降得利害。况且江油可不是后世四川的一个县城,在这个朝代却是郡城级别的城池。拥有南北各一个瓮城,城楼、女墙、马面墙、羊马墙等一应俱全,敌楼(团楼)、战棚、弩台、并设置床子弩、八牛弩、投石矶、滚木擂石等重型摧毁兵器和器械,形成重点防御。

    如果让魏国主力战兵,全副武装,对付这样的城池其实并不费力。可是谢艾麾下的镇西军前锋,只是一支轻装步兵为主,既没有重型压制性的八牛弩、也没有弩炮车和火箭弹。既然谢艾所部来到城池下,他们也对攻克江柚城不抱什么希望。

    要知道江柚城距离北川、文县、梓潼都很近,距离最近的涪陵只有七十里,基本上可以做到朝发夕至,况且从涪陵至江柚的的道路路况不错,轻骑抵达,最多小半天功夫。别说其他士兵,就连姜协也心里没底。

    看着姜协没有信心,谢艾笑道:“姜将军不必沮丧,此战我军必胜。”

    姜协自然不是好糊弄的人,他以谦卑的语气,冲谢艾抱拳道:“末将愚笨,请镇西大将军为末将解惑!”

    “此战我军有三胜!”谢艾不以为然的解释道:“江柚城扼守涪江天险,守江柚城必先守涪江,然本将军观之,其水师港口外围的警戒船只不足,没有起到及时示警的作用,以致我军可趁虚而入,这是第一胜,而蜀军官兵轻易离船登岸。反应不及,就是第二胜了,这些都是水师行军用兵的常识,蜀军的水师军将不可能不懂的,他如此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